close
作者:袁哲生(1966~2004)
出版社:寶瓶文化
我對袁哲生的印象,開始於他替自由時報寫的專欄。
每個星期,他都會介紹一位作家寫的一篇小說;讀他的評論,其實很像讀另一本小說,但又不會在看完後,對於該位作家仍然一無所知。就評論作家的風格而言,袁哲生往往用很精闢的言論,告訴你特別在哪裡。
這個專欄,在他自殺後,便戛然而止。
羅漢池是我接觸到的袁哲生第一本小說,我不知道對照他之前的創作,風格是否有所不同;但是這本書,卻讓我相當感動,讀完後有一種沈沈的哀愁,餘韻無窮。
在書的背面,有一段評論寫得相當好,我認為已經掌握了整本羅漢池(或者他所有小說?)的風格:「袁哲生的小說像座冰山,我們往往先看到海上那十分之一,一日情生靈動,才驚覺海面下那既深且重的十分之九。」
這本小說中,你看不到描述主角內心到底有多麼難過的文字,也沒有像瓊瑤式的主角旁白(例如,我的心碎成片片之類);然而,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、看似冷淡的描寫下,反而會讓讀者去聯想,感受那種文字沒有寫出來的東西。
書裡的對話相當少,無法從對話中去揣摩主角的性格;只有一些動作的描述,去感受主角的情感。
這本書,閱後令人掩卷嘆息,不禁為書中的人物感到傷感,那是一種深沈的無力感。雖然只是小說,但的確讓我感動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