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寫在前面,今後若是文章標題有標上 "狡兔第二窟" 字樣的,都是舊文。

這兩部片的共通點是,從頭到尾看到一堆人工血漿噴來噴去。不過最大的不同是,追殺比爾是一個復仇的故事,受難記則是一個宣揚愛(?)的故事。

台灣上映前,這部片在美國就有兩極化的評價;還有一些相關新聞,說什麼一個牧師因為劇情太過震憾,而在放映途中暴斃的消息。雖然票房似乎超好,可是我似乎對這部片興趣缺缺,也許因為我不是基督教徒,怕有些電影中引用的情節我可能不懂,沒辦法融入劇情。

其實我本來是想去看大智若魚(Big Fish)的,可是我去的戲院超怪,竟然只有早上放映大智若魚,至於另一部沙漠騎士(Hidalgo)則是晚上七點以後才開始放映,在不想又換戲院,又礙於時間的限制下,我只好選擇心中的第三順位:受難記(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)。

沒想到,這也是我受難的開始。

從頭到尾,我只看到一個人一直在流血。

我看不到他宣揚天父愛的過程,看不到他行所謂神蹟的過程,不知道他為什麼會獲得愛戴;甚至沒辦法搞清楚為什麼另一派的祭司那麼想致他於死地,也無法理解他為什麼要以死亡獲得重生。

也許有人要說,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啊,應該先做功課吧?

可是若是想要藉這部片去宣揚一些基督教的理念,不是應該要假設觀眾都是沒接觸過教義的人嗎?而非將觀眾設定在已經有信仰的人們身上。如果不是想要宣傳某些理念,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拍這部片,完全想不到答案。如果純粹想拍耶穌受難前12小時的寫實片,出發點在哪裡?呈現血淋淋的一面嗎?

像小河一樣的血,好像沒辦法讓我噴淚。我唯一動容的地方,是在耶穌傷痕纍纍又背著十字架,而瑪莉亞奔向耶穌那一幕,影像和耶穌小時候不小心跌倒,瑪莉亞心急的跑過去那一幕相結合,讓我看到母愛不分時間空間的偉大,和那份無畏的勇敢。

耶穌在受難時,曾經說天父啊,請原諒這些人,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;但是在他死後,卻又實現了他說過的話,讓那些祭司們的聖殿毀損。這似乎有點相矛盾,到底是愛,還是報復?因為不相信他說的話?

話又說回來了,似乎所有的宗教,都帶有恐嚇人的意味,例如基督教說不信上帝,死後的審判就不能進天國;佛教說如果口出惡言或是不吃素,死後就會下地獄(我知道這不太像基本的佛教,但台灣的佛教似乎都是這麼告訴信眾的)。這是為什麼?不是要宣傳愛的嗎?

我真是碎碎念太多了,關於這部片,我倒是有幾個疑問,知道的朋友替我解答一下吧!一是替耶穌背十字架的人是誰?二是到最後一直陪著瑪莉亞的人是誰?謝謝各位不吝解答~

後記:我娘看完後,很疑惑的問我:為什麼我們要看這部片?從頭到尾都看到一個人被虐待????

 

 

 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iytsai 的頭像
iytsai

字戀狂

iy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